各学院(部):
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全面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,引导大学生爱国奉献、勇于担当、回馈社会,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,经研究决定,现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心理成长微课比赛,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活动主题
青春有我,强国有我
二、活动组织
主办单位: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处 武装部
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
承办单位:教育学部
三、活动对象
西南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(含本科生、研究生),参赛者按照每队2-5人自行组队(可跨专业、跨年级组队)。
四、活动方式
根据疫情防控要求,比赛以录制讲课视频形式进行线上评比。
五、赛事安排
1.赛事主题:根据活动主题分为三种类型,一是“学史增信”(A类),包括但不限于党史学习、重要事件、历史人物、精神风貌、四个自信等方面的新发现、感悟、影响,与个人生活的联系;二是“看《功勋》学功勋,做积极进取的自我”(B类),组织观看电视剧《功勋》,学习国家功勋人物的先进事迹,做积极进取的自我。三是“生命教育与心理成长”(C类),包括大学生的身心健康、感恩人生、热爱学习、珍爱生命、自律负责、理想追求等。
2.赛事设置:专家评委根据团队提交资料情况进行盲评,成绩由教学设计评审成绩(占20%)+教学视频评审成绩(占80%)构成,按成绩分数由高到低,一等奖1名、二等奖3名、三等奖3-5名、优秀奖若干。获奖者将在专家评委的指导下优化完善心理微课,有机会代表西南大学参加重庆市大学生心理微课比赛。
3.比赛要求:以团队形式组织参赛,每支团队设主讲人1名,表现形式可以采取讲述、演说、情景模拟等。参赛团队自行选择授课主题,自主设定听课对象(如大学生、中小学生、家长家属、社会公众等),讲课时间不超过5分钟。
六、作品提交
1.参赛团队统一提交视频资料以及《西南大学心理成长微课比赛教学设计表》(见附件1),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背景、教学任务、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的内容,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适用对象等。
2.参赛视频视频文件类型为MP4,分辨率为1024×768及以上(4:3)或1280×720及以上(16:9);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;图像清晰稳定、构图合理,声音清晰且和画面同步。授课能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,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,视频要具有美感、动静结合、合理安排信息量,视频片头应显示微课名称,主要教学环节可以有字幕提示,情节应充分反映教学内容。
3.参赛团队请于4月22日17:00前将作品(含微课教学设计表、教学视频)以压缩文件形式提交,北区学院(部)投递邮箱:1610514700@qq.com,南区学院(部)投递邮箱:3140202290@qq.com,荣昌校区学院(部)投递邮箱:3530887336@qq.com。压缩文件命名规则:“微课名称+队伍名称”的方式命名。
七、有关要求
1.比赛皆采取匿名制评比,除报名表外,所有参赛者所报材料均不得出现参赛人员姓名、指导老师姓名、学院名称等相关信息。
2.参赛作品及材料须为本人原创,不得抄袭他人作品,侵害他人版权,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,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,一律取消参赛资格。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,赛事主办方享有网络传播权。
八、其他事项
如对以上信息有何疑问,可通过手机或QQ进行咨询。
咨询电话:18375798186; 活动交流QQ群:766434388
附件一:西南大学心理成长微课比赛教学设计方案.docx
附件二:评分细则.docx
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处 武装部
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
2021年4月1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