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推进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,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,推进新学工建设,12月3日上午,以“少数民族学生家校协同育人”为主题的学校第三期新学工“学思”沙龙活动在第二学生活动中心420会议室举行。学校党委副书记潘洵出席沙龙并讲话,党委学生工作部(处)主要负责人、各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、辅导员等40余名学工干部参加。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武宇坤主持活动。

沙龙现场,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邓洪波、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腾超、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王珏、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辅导员庄伟、数学与统计学院辅导员唐海、新疆内派教师黄谷等6名学工干部围绕如何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主题,从构建原则、方式方法、长效机制等方面分别作了主题发言。大家认为,少数民族大学生家校协同应秉持普殊兼顾、点面结合、统分结合、“走出去”和“迎进来”相结合、传统方式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等原则,通过建立长期化、制度化双向互动机制,构建集能力塑造和辐射示范于一体的育人共同体。参与研讨的其他代表也结合实际展开了热烈的分享与讨论,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思考。
学校党委副书记潘洵表示,新学工“学思”沙龙是学校推进新学工建设的重要举措,沙龙通过围绕一个主题作深入的交流和探讨,从而把握问题、把握现状、深入分析、提出对策,最终形成理论成果、实践成果、制度成果,这样的小沙龙具有大视野大建构,很有意义。潘书记还对学校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,他指出,学校家校协同育人工作,要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,再由主动向联动升华,要在机制构建上多下功夫,切实提高家校协同育人的实效性。
据悉,新学工“学思”沙龙作为学校学工队伍学习提升、交流分享、至拓展、情感凝聚的重要平台,是学校实施辅导员职业能力计划的题中之义。沙龙于2019年9月首次举办,接下来还将围绕学校新学工建设的重点任务持续开展。
供稿/学生工作部(处) 审核/孙楚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