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学院(部):
为切实办好学校第二十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月,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,分享学生在各类情感层面实现心理成长的经验,积极推动学校“贯通式”心理育人工作的全面深入,为“时代新人铸魂工程”注入“心”动能。经研究决定,特举办心理成长小报创作大赛,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活动主题
德心共育 互助成长
二、活动对象
西南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(含本科生、研究生)
三、活动时间
2025年4月—5月。
四、举办单位
主办单位:党委学生工作部、学生工作处
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
承办单位:园艺园林学院
园艺园林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分中心
“阳光园艺”心理健康工作站
五、活动内容
遵循“五育并举,建设集体”理念,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院校、进班级、进宿舍,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心理环境。以校、院、班级或宿舍为单位,通过创作心理成长小报的形式呈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实践,展示不同层面心理育人主题教育活动思路、活动内容和活动成果,深入挖掘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心路历程,促进学生心理成长,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丰富成果与经验。
六、参评要求
1.校、院级层面:参赛成果为两大部分,一是学校或各学院(部)开展心理教育、生命教育、榜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;二是负责全校(院系)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学生团体如学生会心理部、心理委员团队、心理协会、心理服务团队、志愿者团队等的活动成果。
2.班级层面:参赛成果以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成长、生命教育、班风建设、团体合作等班级集体建设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。
3.宿舍层面:参赛成果包括“三有一约”,“三有”即有共同的学习目标或学习活动,有开展心理健康、生命教育与人生探索,学习先进榜样,优化心理素质的特色活动,有交流思想、化解矛盾的方法措施;“一约”即宿舍公约(宿舍卫生和作息制度等)。形式不限,鼓励创新。该项目须宿舍全员参加。
七、成果形式
1.制作形式不限,手绘、PS、Word等形式均可。
2.提交作品文件(A3大小,二维平面,可作创意处理,不收立体作品)的纸质版+电子版各一份,参赛汇总表(附件一)只交电子版。纸质作品背面须加标签,注明作者姓名、所在学院(部)、系、作品名称等,电子文档(作品)统一放入一个PDF文档中(手绘作品可扫描),文档命名为“宿舍/班级/院/校+负责人姓名+学院+作品名称”。
3.作品应设计合理规范、图文并茂、表述清晰,充分展示大学生通过“自助—互助—助人”实现心理成长的丰富成果与经验,体现学校心理育人的工作成果。
八、评选标准
1.作品整体设计主题突出,思路明确,展示充分。(30分)
2.作品内容丰富,健康向上,突出课程思政要求。(25分)
3.作品画面美观,过渡画面流畅,构思新颖。(20分)
4.心理之家建设成果德艺心融合,具有示范性或推广价值。(25分)
九、作品提交
各学院(部)应高度重视、认真组织本院(部)的成长小报创作比赛初赛,并评选优秀作品推荐至学校比赛。每个学院(部)推荐成长小报作品不少于3篇,其中校/院/班级层面和寝室层面作品各不少于1篇。各学院(部)于4月28日下午14:30-17:30、4月29日下午14:30-17:30两个时间段将推荐的纸质作品统一送交园艺园林学院(第33教学楼)403办公室,并将PDF电子文档以及填写好的参赛汇总表(见附件)打包发送至邮箱2980901673@qq.com,文件名标注格式见(七、2.)。
联系人:许淑雅 ;李红星
联系电话:68366013;15736953904
咨询钉钉群:见群二维码
十、奖项设置
校/院/班级层面为一个系列(系列一),寝室层面为一个系列(系列二),学校将在参选的电子报中根据两个系列分别评选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并颁发荣誉证书,同时获奖作品将择优推荐参加重庆市相关活动的作品评选。
十一、其他说明
作品必须原创,禁止抄袭,作品版权归西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、学生工作处,对作品拥有非盈利性的展示、出版印刷、宣传、义卖等权利。
附件:参赛汇总表.xlsx
党委学生工作部、学生工作处
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
2025年4月1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