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、校长张卫国最是牵挂着5万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保障,多次反复讨论研究防控措施细节,多次敦促落实生活物资保障,多次实地查看食堂、宿舍和核酸检测现场,全体校领导下沉片区督促指导,各学院(部)主要负责人逆行驻校、坚守一线。学工系统迅速响应,在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,将抗疫与暖心并举、防疫与育人结合,用心用情,坚持坚守,牢牢守护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积极应对疫情大考。



从快从稳,抗疫有速度。学工系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,激活“两级响应、四层联动”工作机制,形成“片区指挥长、园区负责人、楼栋副书记、楼栋辅导员”和“学生园区自管会、楼栋长、楼层长、寝室长”贯通联动的工作合力。全体学工队伍第一时间闻令而动,近200名学院(部)副书记、辅导员立即入校,下沉园区,全面进驻65栋学生宿舍,确保疫情防控指令迅速落实到位。“我是辅导员,我必须上!”尚在哺乳期的资源环境学院辅导员杨茜克服家庭困难,进校陪伴学生;“守护学生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”,腿伤尚未痊愈的外国语学院辅导员黄亦豪拄着拐杖,依然坚守一线……这就是“新学工”队伍的奋斗群像。

精准精细,抗疫有力度。学工系统牢牢把握“科学、精准、有效”原则,落实疫情防控下“网格化”学生管理举措,提升工作效能。数据摸排是前提,通过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精准建立、动态更新在校学生台帐、重点人员台帐,确保底数清、动向明。核酸检测是关键,通过分园区、分楼层、分时段组织学生有序开展核酸检测,做到既不大规模聚集,又不零散断档,确保应检尽检、不漏一人。从6:30到21:30,辅导员连续十五个小时的值班值守,是为了让疫情防控举措全天候精准落实;从楼栋到楼层、从小时到分钟的精细安排、优化调整,是为了让学生居寝学习、食堂用餐、核酸检测全链条无缝衔接…….这就是“新学工”队伍的抗疫日志。

用心用情,抗疫有温度。学工系统坚持“有学生才有学生工作”的价值方位,及时回应学生诉求关切,全方位做好学生学习生活保障,上好疫情防控“思政大课”。做暖心理关怀,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,举办2场专题心理云讲座、12场定制化团体辅导,发布10余篇心理主题推文,开设线上虚拟自习室;做优志愿服务,组织2500余名“西小兰”志愿者提供秩序维护、餐盒打包、物资配送等服务,筑牢疫情防控青春防线;做实困难帮扶,开通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申请绿色通道,畅通“权小维”意见建议收集平台,及时解决学生用餐学习、看病就医、面试签约等实际困难,为学生免费发放口罩20余万个;做好教育引导,发布“荣耀青春”主题微视频3个,举办艺术云展播5场,开展西大青春故事线上分享会10余期,创作《我愿做那束光》图文绘画作品20余项,教育引导学生在历练中成长……这就是“新学工”队伍的育人情怀。